各类研究生学位申请及评定书(2016版)
武汉理工大学在职博士/同等学力申博(申请—审核录取)咨询电话:15157179656/同微信(备注:在职博士)周老师
武汉理工大学在职博士同等学力申博招生专业:工商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
此页供博士填写此评定书、办理答辩手续参照用,评定书见后页
博士(含同等学力博士)答辩注意事项
一、博士到校学位办办理答辩审核手续需携带的材料
1.全日制博士:
(1)选题报告:要求学院已签字备案;
(2)评定书(一)、(二)(含3份盲审评语和2份同行评议人评语):申请人、导师(和副导师)、学院该签字盖章的地方都签好、盖好,该填写的时间都填好(其他材料参照此条执行)。
(3)《武汉理工大学拟申请答辩硕士、博士发表学术论文等学术成果统计表 》及发表科研论文的复印件及检索证明(上有学院审核人签字、盖章),特殊情况下带科研论文原件;(排放顺序为:学术成果统计表、检索证明、科研论文复印件)
(4)学院发送的答辩公告电子版(学院网站与研究生院网站挂网至少3天后才允许答辩)
(5)《拟授予全日制博士/同等学力博士学位人员情况简表》(以下简称“简况表”)纸质版2份,由校学位办审核后盖“答辩专用章”返回1份由学生带回交至学院研工办。(此份简况表供学院研工办于博士答辩结束后再次提交的简况表核对是否一致用)
(6)若5份评语中有1份及以上的评阅结论为“修改后答辩”的,请提交《答辩前针对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的修改说明》(下载地址:研究生院首页——>常用下载——>学位管理2013-05-20),并对照原页码修改论文。
2.同等学力博士除以上材料外还需携带以下材料:(全日制博士不需)
(7)《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资格审查表》一式2份;
(8)《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答辩申请表》一式2份;
(9)省部级获奖的原件及复印件2份,若(8)里含有,则此项不需;
(10)国家学历学位认证中心出具的硕士学位认证报告及复印件2份,若(8)里含有,则此项不需。
二、关于上传学位信息及学位照片的重要性
学位信息录入的重要性与获取学位证书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电子学位照片是学位信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凡未上传或上传不符要求者,学位信息将无法通过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审核,任何单位及个人将无法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学位网)”(属于国家查询学位证书真伪性的官方网站)上查询其学位信息,以致影响未来的就业、落户等等。请各学位申请者认真对待。
学位照片上传可在研究生信息系统里的“送审版学位论文上传”和“最终版学位论文维护与上传”这两个页面进行上传,学位照片与“个人基本信息”里的照片不是同一个照片,学位照片要求与学信网的电子照片、纸质版毕业证、学位证上的照片保持同底一致(且均为蓝底)。
三、关于校学位办盲审的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填写的说明
由于本学期校学位办委托教育部学位中心对我校同等学力博士及抽查博士学位论文采取 “双盲审”,即不公开评审专家姓名。因此校学位办提供的《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书》及评定书(一)里《博士学位论文评阅(议)人及答辩委员组成审核表》中有关“评阅人姓名”信息均填写“教育部学位中心盲审”字样。
四、关于评定书(一)封面上档章号填写的说明
档 号 |
盒号 |
||
11-20**-JX1601- |
|
||
部 门 |
件号 |
页数 |
期限 |
(学院名称) |
|
** |
永久 |
红色字体部分是需要学生本人填写的。
(1)档号“11-20** -JX1601-****”中,“20**”填写答辩时所在学年的公历年份。如在2016年9月——2017年7月学年答辩的,公历年份填2017;
(2)部门:填培养学院规范的简称;
(3)页数:填写阿拉伯数字:包括封面在内的总页数,无论是否正反面打印,所有有文字的页面均计为1页。
(4)件号:不用填写
五、以下表格或内容与往年发生了些微变化,请及时更新:
1、《拟授全日制博士学位人员简况表》、《拟授同等学力博士学位人员简况表》:
下载地址:研究生院首页——>常用下载——>学生相关表格——>学位管理2016-11-22
2、《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内容无更新,上交形式有变化):
上交至学院的最终完整的电子学位论文里需将《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经导师及本人签字后,扫描插入相应页内;纸质论文里仍需导师、本人签字的原件。
3、《博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请根据研究生院培养处要求书写或印制,此评定书的《博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仅为参考样表。
4、《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评价表》:(此表从2017年开始使用)
我校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评价表分为自然科学类与人文社科类,其中自然科学类评价包括:工学、理学、医学;人文社科类评价表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请根据学位类别选定评价表进行学位论文评审。
若有多次评审的,所有评语表都应插入此评定书中,按评审时间排序,并修正目录中的页码,保持目录页码与实际页码一致。
5、《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情况及答辩委员组成审核表》
此表填写要求见《拟授予博士学位人员简况表》要求。
七、关于评定书的目录页码及装订要求
此评定书中的目录仅作为评定书各项内容的排序依据,页码仅供参考。评价表有多于5份的,请各研究生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目录中的份数后再重新编排页码。总之,必须保证目录所述与实际材料页码一一对应。评定书(一)须线装或存档专用不锈钢夹子装订存入校档案馆。评定书(二)作为学籍档案材料归入研究生人事档案线装或普通装订均可。
八、关于副导师信息填写的有关问题
若无副导师,请在副导师对应栏目填“无”,不能空;若有副导师,应如实在对应栏目填写副导师信息。凡导师及副导师须签字的地方,必须经双方均签字后,方可视为此项手续办结。
九、此评定书中需要正反打印的页面有:
1、《学位申请须知》与封面正反打印
2、《表决票》与《答辩评分表正反打印》
十、此表中涉及的学生类别、学位类别、证件类型、工作单位性质、工作性质、论文类型、论文选题来源请按照国家规范标准填写(见附录)。
十一、以上要求同时适应于评定书(二)。
十二、若因word版本不同等原因,使得所显示的页面出现断页现象,请自行调整美观。
档 号 |
盒号 |
||
11-20 -JX1601- |
|
||
部 门 |
件号 |
页数 |
期限 |
|
|
|
永久 |
此表用A4纸打印
学号:
博士学位申请及评定书(一)
学生类别 |
|
研究生姓名 |
|
导师姓名、职称 |
|
副导师姓名、职称 |
|
所属学院 |
|
学科/专业 |
|
专业研究方向 |
|
学位类别 |
|
取得学籍日期 |
|
申请学位日期 |
|
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制
二0一六年十月制
(此表线装后存入学校档案馆)
学 位 申 请 须 知
一、学位申请必须按照《武汉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及相关文件要求进行。
二、《博士学位申请及评定书》分为(一)、(二)两份,下称表(一)、表(二)。表(一)将存放校档案馆;表(二)将作为学籍档案归入研究生本人人事档案。
三、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1.研究生首先填写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攻博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出版的专著等研究成果”和“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成果摘要”。
2.所在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对研究生的个人情况、成绩单、学术及科研研究成果等进行审核签字,并审核5份专家评语是否都达到我校博士论文答辩要求。
3.研究生指导教师填写“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评语”,对学位论文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
4.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对评阅和(或)评议专家名单和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进行审查,并在审核表上签字。
5.研究生到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核成绩单,并盖章。
6. 研究生至少于答辩前三天到校学位办对以上内容及其他学位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备案并签注答辩时间,对满足答辩条件者在“答辩表决票”上盖章。
7. 博士学位申请者须将答辩公告在学院网站和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同时公布三天以上,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四、学位论文评审评价表寄送给评阅或评议专家,收回后按评审时间顺序排序,并根据实际页数重新编排目录的页码,保证页码数与实际页数相符。
五、研究生本人要按要求在“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信息系统”实事求是地录入学位信息、上传学位照片、粘贴身份证复印件及2寸学位证照片(要求与毕业证照同底),凡未填写清楚而导致上报至国家的学位信息有误者,后果自负。
六、表(一)必须用计算机打印或用钢笔(黑色)逐栏填写,要求字迹清楚,部分栏目可另加附页。表(二)的部分内容可复印粘贴。
七、研究生答辩通过后,答辩秘书应及时将表(一)、表(二)、4本完整的学位论文纸质版、开题报告、查新报告及其他相关材料送交所属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其中1本学位论文由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集中提交到校学位办(含WORD格式电子版论文),1本(线装)由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集中提交到校档案馆,1本由本人提交校图书馆(含电子版),1本由本人提交到学院资料室。
注:此目录仅为参考目录,请根据实际页数编排页码。
目 录
一、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 (1)
二、研究生课程修学审查成绩单 (2)
三、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出版的专著等研究成果 (3)
四、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成果摘要 (4)
五、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5)
六、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评价表(5份) (6)
七、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情况及答辩委员组成审核表 (26)
八、评阅人及同行专家评审意见综述 (27)
九、校学位办对论文答辩申请的审定意见 (28)
十、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记录 (29)
十一、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 (30)
十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表决票(5份) (31)
十三、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评分表(5份) (32)
十四、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41)
十五、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意见 (42)
十六、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博士学位授予决定(由校学位办另加) (43)
十七、附录:学位信息国家标准名称及代码表 (44)
一、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答 辩 申 请 书
姓 名 |
|
性 别 |
|
民 族 |
|
贴1寸 彩色照片 |
|||||||
国 籍 |
|
出生日期 |
年 月 日 |
||||||||||
户口所在省市 |
|
政治面貌 |
|
||||||||||
证件类型 |
|
证件号码 |
|
||||||||||
入博前学历、 学 位 |
|
何时何校何专业获 何 学 位 |
|
||||||||||
学 号 |
|
学生类别 |
|
获学籍年月 |
|
||||||||
导师姓名及职称 |
|
导师工作单位 |
|
||||||||||
副导师姓名及职称 |
|
副导师工作单位 |
|
||||||||||
博士类型 |
□提前攻博(含直攻博、硕博连读) □公派出国博士 □获学校博士卓越奖学金资助 □获学校优秀博士培育基金资助 □申请审核制直录博 □非上述类型博士 |
||||||||||||
专 业 |
|
专业研究方向 |
|
||||||||||
论文类型 |
|
论文选题来源 |
|
||||||||||
论文题目 |
|
||||||||||||
论文研究方向 |
|
||||||||||||
申 请 报 告
根据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有关规定,我已达到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所规定的课程和论文等要求,特向武汉理工大学申请 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请审批。
研究生签名: 年 月 日 |
|||||||||||||
以下信息供同等学力博士填写 |
|||||||||||||
工作单位名称 |
|
工作单位省市 |
|
||||||||||
工作单位性质 |
|
工作性质 |
|
入学资格审查年月 |
|
||||||||
现任职务 |
|
职 称 |
|
联系电话 |
|
||||||||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注:填写的出生日期一定要与身份证吻合,否则学位证书填错不予更正。
学号 |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学制 |
|
班级 |
|
与学位证同底 一寸照片 |
||||||||
学生类别 |
|
学院 |
|
专业 |
|
入学时间 |
|
毕业时间 |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成绩 |
任课教师 |
课程类型 |
考试日期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成绩 |
任课教师 |
课程类型 |
考试日期 |
|||||||
1 |
|
|
|
|
|
|
16 |
|
|
|
|
|
|
|||||||
2 |
|
|
|
|
|
|
17 |
|
|
|
|
|
|
|||||||
3 |
|
|
|
|
|
|
18 |
|
|
|
|
|
|
|||||||
4 |
|
|
|
|
|
|
19 |
|
|
|
|
|
|
学位课平均成绩 |
||||||
5 |
|
|
|
|
|
|
20 |
|
|
|
|
|
|
|
||||||
6 |
|
|
|
|
|
|
21 |
|
|
|
|
|
|
|||||||
7 |
|
|
|
|
|
|
22 |
|
|
|
|
|
|
|||||||
8 |
|
|
|
|
|
|
23 |
|
|
|
|
|
|
|||||||
9 |
|
|
|
|
|
|
24 |
|
|
|
|
|
|
|||||||
10 |
|
|
|
|
|
|
25 |
|
|
|
|
|
|
|||||||
11 |
|
|
|
|
|
|
26 |
|
|
|
|
|
|
平均成绩 |
||||||
12 |
|
|
|
|
|
|
27 |
|
|
|
|
|
|
|
||||||
13 |
|
|
|
|
|
|
28 |
|
|
|
|
|
|
|||||||
14 |
|
|
|
|
|
|
29 |
|
|
|
|
|
|
|||||||
15 |
|
|
|
|
|
|
30 |
|
|
|
|
|
|
|||||||
|
总学分 |
学位课学分 |
选修课学分 |
必修环节学分 |
不及格门数 |
重修门数 |
□ 审查通过,已达到培养方案学分修读要求。。 □ 未达到要求,建议【□补修 □劝退 □肄业】处理。
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审核(签字):
|
|||||||||||||
毕业要求学分 |
|
|
|
|
|
|
||||||||||||||
实际修读学分 |
|
|
|
|
验证网址:http://202.114.173.38/ 验证码(S/N): 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核(盖章): 打印日期: 年 月 日
三、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专利、科技获奖等成果
成果名称 |
作者 排序 |
发表 年月 |
刊物名称、奖项名称、专利授权号 |
成果级别[含收录、转载、论文分区(国际重要、A、B)及影响因子] |
与学位论文相关联的章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院初审: 经审查,申请人提交材料属实,且符合申请所在学科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审核人签名(盖章):________
年 月 日 |
|||||
校学位办复审: 经复查,发表学术论文达到相应要求。
审核人签名(盖章):________
年 月 日 |
注:表中列出本人在学期间以武汉理工大学名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出版的专著、发明专利以及获得的科研奖励等成果,其中发表论文的期刊必须具有ISSN或CN号,且必须属于学位论文内容。非本人排序第一,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的成果不必列出(可加附页)
四、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独 创 性 成 果 摘 要
学位论文题目 |
中 文 |
|
||
英 文 |
|
|||
学位论文关键词 |
中 文 |
|
||
英 文 |
|
|||
论文类型 |
|
论文选题来源 |
|
|
论 文 研 究 方 向 |
|
|||
学位论文独创性成果摘要(中文800字以内):
研究生签名: 指导教师(含副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
五、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论文题目 |
|
||
指导教师单位 |
|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
|
副指导教师单位 |
|
副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
|
研究生姓名 |
|
专 业 |
|
(请指导教师本人手写,不可打印)
指导教师(含副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
注:本页不够可写反面,并可加附页。
六、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评价表
(一般为5份原件,请按实际份数插入此处替换此页)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评价表》下载地址:
研究生院网站——>常用下载——>学生有关表格——>学位管理
(http://gd.whut.edu.cn/contents/135/3367.html)
请根据学位类别选定评价表进行学位论文评审。
我校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评价表分为自然科学类与人文科学类,其中自然科学类评价表包括:工学、理学、医学;人文科学类评价表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
若有多次评审的,所有发生过任何形式的评审的情况(含未通过评语)的评语表都应归入评定书(一)中,按评审时间排序,并修正目录中的页码,保持目录页码与实际页码一致。且下表中“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情况”栏须与实际评审情况保持一致。
评定书(二)中可以只放通过的评语,对应下表中“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情况”栏也可只填通过的评审情况。
七、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人及答辩委员组成审核表
学 院 |
|
专 业 |
|
||||||
研究生姓名 |
|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
|
副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
|
||||
论文题目 |
|
学位类别 |
|
||||||
论文工作 起止时间 |
|
论文研究方向 |
|
||||||
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情况 (评审方式及份数:□学校盲审______份 □学院盲审____份 □学院非盲审____份) |
|||||||||
专家姓名 |
单位名称 |
职称及导师类别 |
分数及等级 |
评审结论 |
评审 年月 |
评审 属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5人) |
|||||||||
成 员 |
姓 名 |
职 称 |
导师类别 |
工作单位名称 |
是否为分委员会成员 |
||||
主 席 |
|
|
|
|
|
||||
委 员 |
|
|
|
|
|
||||
委 员 |
|
|
|
|
|
||||
委 员 |
|
|
|
|
|
||||
委 员 |
|
|
|
|
|
||||
秘 书 |
|
|
|
|
|
||||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意见:
主席(签名): 年 月 日 |
注:此页必须为原件。
八、 评 阅 人 及 同 行 专 家 评 审 意 见 综 述
研究生姓名 |
|
专 业 |
|
论文题目 |
|
||
(请用碳素墨水书写或打印后手写签名)
答辩委员会秘书(签名):
年 月 日
|
注:由答辩委员会秘书根据评阅人及同行专家评语整理后在答辩前填写。
九、学 位 办 对 论 文 答 辩 申 请 的 审 定 意 见
(研究生答辩前必须经校学位办同意,在《答辩表决票》加盖答辩专用章后方可答辩,否则答辩无效。)
同意安排在 年 月 日及以后进行答辩。
答辩审核盖章
年 月 日
|
十、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答 辩 记 录
研究生姓名 |
|
专 业 |
|
|
论文题目 |
|
|||
答辩委员会主席 |
|
答辩委员会秘书 |
|
|
出席答辩委员人数 |
|
答辩时间 |
|
|
答 辩 地 点 |
|
|||
委员提出的问题和研究生答辩的内容摘要(请起草后打印或用碳素墨水书写)
答辩委员会秘书(签名):
年 月 日
|
注:可加附页。
十一、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答 辩 委 员 会 评 语
研究生姓名 |
|
专 业 |
|
论文题目 |
|
||
(请用碳素墨水书写或打印后手写签名)
答辩总平均成绩: 分
答辩委员会主席 签名:
年 月 日 |
注:此页必须为原件,可加附页。
十二、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答 辩 委 员 会
表 决 票
(校学位办盖答辩专用章后方可答辩)
研究生姓名: 学 号:
论文题目:
一、论文评定成绩:__________ 分
二、论文评定档次: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
|
|
|
|
三、学位评定结果:
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
建议重新答辩一次 |
建议不授予博士学位 |
|
|
|
说明:1. 采用无记名方式;
2.请在认可的项下空格内划“√”(论文评分栏填写分值);
3. 盖章前请填写研究生姓名、论文题目。
年 月 日
注:此页与下页正反面打印(共打印5张)
十三、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评分表
姓 名 |
|
专 业 |
|
|||
论文题目 |
|
|||||
评价指标 (权重) |
评 价 要 素 |
评分 |
||||
论文选题 与综述 (20%) |
选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阅读广泛,综述全面,较好掌握国内外动态。 |
|
||||
基础理论 和 专门知识 (20%) |
很好地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
|
||||
科研能力 与 创新性 (40%) |
有很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和显著的创新性。 |
|
||||
写作能力 (10%) |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笔流畅,学风严谨。 |
|
||||
答辩情况 (10%) |
陈述内容流畅清晰、重点突出,回答问题准确、敏捷。 |
|
||||
总体评价及评分(对应栏下给出分值) |
优秀 (≥90分) |
良好 (75-89分) |
一般 (60-74分) |
较差 (≤59分) |
||
|
|
|
|
注:此页与表决票正反打印
十四、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答 辩 委 员 会 决 议
研究生姓名 |
|
学 号 |
|
学位类别 |
|
|
学 院 |
|
专 业 |
|
|||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
|
副 指 导 教 师 姓 名 及 职 称 |
|
|||
论文题目 |
|
|||||
答辩时间 |
|
答辩地点 |
|
|||
答辩委员会主席及工作单位 |
|
|||||
出席委员会人数 |
|
答辩秘书 |
|
|||
答 辩 结 果 |
结 果 |
得 票 数 |
||||
优 秀 |
|
|||||
良 好 |
|
|||||
合 格 |
|
|||||
不合格 |
|
|||||
答辩总平均成绩: 分 |
||||||
答 辩 表 决 结 果 |
结 果 |
得 票 数 |
||||
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
|
|||||
建议重新答辩一次 |
|
|||||
建议不授予博士学位 |
|
|||||
答 辩 委 员 会 成 员 签 名 |
主席(签名) |
|
||||
委员(签名) |
|
|||||
委员(签名) |
|
|||||
委员(签名) |
|
|||||
委员(签名) |
|
注:此页必须为原件。
十五、 学 院 学 位 评 定 分 委 员 会 审 核 意 见
研究生姓名 |
|
学 号 |
|
学位类别 |
|
|||
指导教师姓名 及职称 |
|
副 指 导 教 师 姓 名 及 职 称 |
|
|||||
学 院 |
|
专 业 |
|
|||||
论 文 题 目 |
|
|||||||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 员会表决结果 |
分委员会日期 |
|
分委员会地点 |
|
||||
应到人数 |
|
实到人数 |
|
|||||
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票 |
||||||||
建议重新答辩一次 票 |
||||||||
建议不授予博士学位 票 |
||||||||
弃 权 票 |
||||||||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意见:
主席签名(盖公章):
年 月 日
|
注:此页必须为原件。
十六、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博士学位授予决定
(由校学位办另行提供,请替换此页)
附录:学位信息国家标准名称及代码表
表1 学位类别名称 |
|||||
学位类别码 |
学位类别名称 |
备注 |
学位类别码 |
学位类别名称 |
备注 |
201 |
哲学博士 |
学术型 |
207 |
理学博士 |
学术型 |
202 |
经济学博士 |
学术型 |
208 |
工学博士 |
学术型 |
203 |
法学博士 |
学术型 |
210 |
医学博士 |
学术型 |
204 |
教育学博士 |
学术型 |
212 |
管理学博士 |
学术型 |
205 |
文学博士 |
学术型 |
213 |
艺术学博士 |
学术型 |
206 |
历史学博士 |
学术型 |
|
|
|
表2 学生类别名称 |
|||||||
序号 |
学生类别名称 |
序号 |
学生类别名称 |
||||
1 |
全日制博士 |
4 |
非全日制学术型硕士 |
||||
2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 |
5 |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
||||
3 |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
6 |
同等学力博士 |
||||
表3 证件类型名称 |
|||||||
证件类型码 |
证件类型名称 |
证件类型码 |
证件类型名称 |
||||
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
04 |
华侨身份证 |
||||
02 |
军人证件 |
05 |
外籍护照 |
||||
03 |
港澳台身份证件 |
—— |
—— |
||||
表4 工作单位性质 |
|||||||
工作单位性质码 |
工作单位性质 |
工作单位性质码 |
工作单位性质 |
||||
10 |
行政单位 |
31 |
国有企业 |
||||
21 |
科研设计单位 |
32 |
三资企业 |
||||
22 |
高等学校 |
33 |
民营企业 |
||||
23 |
其它教学单位 |
39 |
其它企业 |
||||
24 |
医疗卫生单位 |
40 |
部队 |
||||
29 |
其它事业单位 |
99 |
其它 |
||||
表5 工作性质、论文类型 |
|||||||
工作性质码 |
工作性质 |
论文类型码 |
论文类型 |
||||
1 |
教学与(或)科研 |
01 |
基础研究 |
||||
2 |
管理 |
02 |
应用研究 |
||||
9 |
其他 |
03 |
综合研究 |
||||
—— |
—— |
99 |
其它 |
||||
表6 论文选题来源 |
|||||||
论文选题来源码 |
论文选题来源 |
论文选题来源码 |
论文选题来源 |
||||
02 |
973、863项目 |
13 |
与港、澳、台合作研究项 |
||||
04 |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
14 |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 |
||||
0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15 |
外资项目 |
||||
0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6 |
学校自选项目 |
||||
07 |
中央、国家各部门项目 |
17 |
国防项目 |
||||
09 |
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 |
90 |
非立项 |
||||
12 |
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
99 |
其他 |
博士学位信息汇总表
(此页由学院抽出另行上交校学位办,不放入评定书一里)
1、 2008级及以后的全日制博士,请进老系统(http://gd.whut.edu.cn/etm/etmdcp/)录入学位信息,打印签字,粘贴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各1份及2寸学位照片1张;
2、2007级及以前或老系统里没有学生身份的全日制博士,请在研究生院网页上下载《各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信息汇总表》—《全日制博士学位信息汇总表》(下载地址:研究生院>> 常用下载 >> 学位管理2013-01-29),准确填写后由各学院研工办汇总后提交给校学位;并粘贴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各1份及2寸学位照片1张于本页。
身份证复印件正面粘贴处 |
身份证复印件反面粘贴处 |
2寸彩色学位证照片粘贴处 (与学位证照片同底) |
此表用A4的纸打印
学号:
博士学位申请及评定书(二)
学生类别 |
|
研究生姓名 |
|
导师姓名、职称 |
|
副导师姓名、职称 |
|
所属学院 |
|
学科/专业 |
|
专业研究方向 |
|
学位类别 |
|
取得学籍日期 |
|
申请学位日期 |
|
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制
二0一六年十月制
(此表存入研究生人事档案)
注:此目录仅为参考目录,请根据实际页数编排页码。
目 录
一、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 (1)
二、研究生课程修学审查成绩单 (2)
三、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出版的专著等研究成果 (3)
四、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成果摘要 (4)
五、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5)
六、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评价表(5份) (6)
七、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情况及答辩委员组成审核表 (27)
八、评阅人及同行专家评审意见综述 (28)
九、学位办对论文答辩申请的审定意见 (29)
十、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记录 (30)
十一、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 (31)
十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32)
十三、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意见 (33)
十四、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博士学位授予决定(由校学位办另加) (34)
附录:学位信息国家标准名称及代码表 (35)
一、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答 辩 申 请 书
研究生姓名 |
|
性 别 |
|
民 族 |
|
贴1寸 彩色照片 |
|||||||
国 籍 |
|
出生日期 |
年 月 日 |
||||||||||
户口所在省市 |
|
政治面貌 |
|
||||||||||
证件类型 |
|
证件号码 |
|
||||||||||
入博前学历、 学 位 |
|
何时何校何专业获 何 学 位 |
|
||||||||||
学 号 |
|
学生类别 |
|
获学籍年月 |
|
||||||||
导师姓名及职称 |
|
导师工作单位 |
|
||||||||||
副导师姓名及职称 |
|
副导师工作单位 |
|
||||||||||
博士类型 |
□提前攻博(含直攻博、硕博连读) □公派出国博士 □获学校博士卓越奖学金资助 □获学校优秀博士培育基金资助 □申请审核制直录博 □非上述类型博士 |
||||||||||||
专 业 |
|
专业研究方向 |
|
||||||||||
论文类型 |
|
论文选题来源 |
|
||||||||||
论文题目 |
|
||||||||||||
论文研究方向 |
|
||||||||||||
申 请 报 告 根据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有关规定,我已达到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所规定的课程和论文等要求,特向武汉理工大学申请 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请审批。
研究生签名: 年 月 日 |
|||||||||||||
以下信息供同等学力博士填写 |
|||||||||||||
工作单位名称 |
|
工作单位省市 |
|
||||||||||
工作单位性质 |
|
工作性质 |
|
入学资格审查年月 |
|
||||||||
现任职务 |
|
职 称 |
|
联系电话 |
|
||||||||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注:填写的出生日期一定要与身份证吻合,否则学位证书填错不予更正。
研究生课程修学审查成绩单
学号 |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学制 |
|
班级 |
|
与学位证同底 一寸照片 |
||||||||
学生类别 |
|
学院 |
|
专业 |
|
入学时间 |
|
毕业时间 |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成绩 |
任课教师 |
课程类型 |
考试日期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成绩 |
任课教师 |
课程类型 |
考试日期 |
|||||||
1 |
|
|
|
|
|
|
16 |
|
|
|
|
|
|
|||||||
2 |
|
|
|
|
|
|
17 |
|
|
|
|
|
|
|||||||
3 |
|
|
|
|
|
|
18 |
|
|
|
|
|
|
|||||||
4 |
|
|
|
|
|
|
19 |
|
|
|
|
|
|
学位课平均成绩 |
||||||
5 |
|
|
|
|
|
|
20 |
|
|
|
|
|
|
|
||||||
6 |
|
|
|
|
|
|
21 |
|
|
|
|
|
|
|||||||
7 |
|
|
|
|
|
|
22 |
|
|
|
|
|
|
|||||||
8 |
|
|
|
|
|
|
23 |
|
|
|
|
|
|
|||||||
9 |
|
|
|
|
|
|
24 |
|
|
|
|
|
|
|||||||
10 |
|
|
|
|
|
|
25 |
|
|
|
|
|
|
|||||||
11 |
|
|
|
|
|
|
26 |
|
|
|
|
|
|
平均成绩 |
||||||
12 |
|
|
|
|
|
|
27 |
|
|
|
|
|
|
|
||||||
13 |
|
|
|
|
|
|
28 |
|
|
|
|
|
|
|||||||
14 |
|
|
|
|
|
|
29 |
|
|
|
|
|
|
|||||||
15 |
|
|
|
|
|
|
30 |
|
|
|
|
|
|
|||||||
|
总学分 |
学位课学分 |
选修课学分 |
必修环节学分 |
不及格门数 |
重修门数 |
□ 审查通过,已达到培养方案学分修读要求。。 □ 未达到要求,建议【□补修 □劝退 □肄业】处理。
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审核(签字):
|
|||||||||||||
毕业要求学分 |
|
|
|
|
|
|
||||||||||||||
实际修读学分 |
|
|
|
|
验证网址:http://202.114.173.38/ 验证码(S/N): 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核(盖章): 打印日期: 年 月 日
三、攻博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专利、科技获奖等成果
成果名称 |
作者 排序 |
发表 年月 |
刊物名称、奖项名称、专利授权号 |
成果级别[含收录、转载、论文分区(国际重要、A、B)及影响因子] |
与学位论文相关联的章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院初审: 经审查,申请人提交材料属实,且符合申请所在学科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审核人签名(盖章):________
年 月 日 |
|||||
校学位办复审: 经复查,发表学术论文达到相应要求。
审核人签名(盖章):________
年 月 日 |
注:表中列出本人在学期间以武汉理工大学名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出版的专著、发明专利以及获得的科研奖励等成果,其中发表论文的期刊必须具有ISSN或CN号,且必须属于学位论文内容。非本人排序第一,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的成果不必列出(可加附页)
四、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独 创 性 成 果 摘 要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
中 文 |
|
||
英 文 |
|
|||
学 位 论 文 关 键 词 |
中 文 |
|
||
英 文 |
|
|||
论文类型 |
|
论文选题来源 |
|
|
论 文 研 究 方 向 |
|
|||
学位论文独创性成果摘要(中文800字以内):
研究生签名: 指导教师(含副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
五、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论文题目 |
|
||
指导教师单位 |
|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
|
副指导教师单位 |
|
副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
|
研究生姓名 |
|
专 业 |
|
(请指导教师本人手写,不可打印)
指导教师(含副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
注:本页不够可写反面,并可加附页。
六、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评价表
(可为复印件,一般为5份,请按实际份数插入此处替换此页)
请根据学位类别选定评价表进行学位论文评审。
《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评价表》下载地址:
研究生院网站——>常用下载——>学生有关表格——>学位管理
(http://gd.whut.edu.cn/contents/135/3367.html)
我校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评价表分为自然科学类与人文科学类,其中自然科学类评价表包括:工学、理学、医学;人文科学类评价表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
若有多次评审的,所有发生过任何形式的评审的情况(含未通过评语)的评语表都应归入评定书(一)中,按评审时间排序,并修正目录中的页码,保持目录页码与实际页码一致。且下表中“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情况”栏须与实际评审情况保持一致。
评定书(二)中的评语可以只放通过的评语,对应下表中“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情况”栏也可只填通过的评审情况。
七、 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人及答辩委员组成审核表
学 院 |
|
专 业 |
|
||||||
研究生姓名 |
|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
|
副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
|
||||
论文题目 |
|
学位类别 |
|
||||||
论文工作 起止时间 |
|
论文研究方向 |
|
||||||
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情况 (评审方式及份数:□学校盲审______份 □学院盲审____份 □学院非盲审____份) |
|||||||||
专家姓名 |
单位名称 |
职称及导师类别 |
分数及等级 |
评审结论 |
评审 年月 |
评审 属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5人) |
|||||||||
成 员 |
姓 名 |
职 称 |
导师类别 |
工作单位名称 |
是否为分委员会成员 |
||||
主 席 |
|
|
|
|
|
||||
委 员 |
|
|
|
|
|
||||
委 员 |
|
|
|
|
|
||||
委 员 |
|
|
|
|
|
||||
委 员 |
|
|
|
|
|
||||
秘 书 |
|
|
|
|
|
||||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意见:
主席(签名): 年 月 日 |
注:此页必须为原件。
八、 评 阅 人 及 同 行 专 家 评 审 意 见 综 述
研究生姓名 |
|
专 业 |
|
论文题目 |
|
||
(请用碳素墨水书写或打印后手写签名)
答辩委员会秘书(签名):
年 月 日
|
注:由答辩委员会秘书根据评阅人及同行专家评语整理后在答辩前填写。
九、 学 位 办 对 论 文 答 辩 申 请 的 审 定 意 见
(研究生答辩前必须经学校学位办同意,盖答辩专用章后方可答辩,否则答辩无效。)
同意安排在 年 月 日及以后进行答辩。
答辩审核盖章
年 月 日
|
十、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答 辩 记 录
研究生姓名 |
|
专 业 |
|
|
论文题目 |
|
|||
答辩委员会主席 |
|
答辩委员会秘书 |
|
|
出席答辩委员人数 |
|
答辩时间 |
|
|
答 辩 地 点 |
|
|||
委员提出的问题和研究生答辩的内容摘要(请起草后打印或用碳素墨水书写)
答辩委员会秘书(签名):
年 月 日
|
注:可加附页。
十一、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答 辩 委 员 会 评 语
研究生姓名 |
|
专 业 |
|
论文题目 |
|
||
(请用碳素墨水书写或打印后手写签名)
答辩总平均成绩: 分
答辩委员会主席 签名:
年 月 日 |
注:此页必须为原件,可加附页。
十二、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答 辩 委 员 会 决 议
研究生姓名 |
|
学 号 |
|
学位类别 |
|
|
学 院 |
|
专 业 |
|
|||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
|
副 指 导 教 师 姓 名 及 职 称 |
|
|||
论文题目 |
|
|||||
答辩时间 |
|
答辩地点 |
|
|||
答辩委员会主席及工作单位 |
|
|||||
出席委员会人数 |
|
答辩秘书 |
|
|||
答 辩 结 果 |
结 果 |
得 票 数 |
||||
优 秀 |
|
|||||
良 好 |
|
|||||
合 格 |
|
|||||
不合格 |
|
|||||
答辩总平均成绩: 分 |
||||||
答 辩 表 决 结 果 |
结 果 |
得 票 数 |
||||
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
|
|||||
建议重新答辩一次 |
|
|||||
建议不授予博士学位 |
|
|||||
答 辩 委 员 会 成 员 签 名 |
主席(签名) |
|
||||
委员(签名) |
|
|||||
委员(签名) |
|
|||||
委员(签名) |
|
|||||
委员(签名) |
|
注:此页必须为原件。
十三、 学 院 学 位 评 定 分 委 员 会 审 核 意 见
研究生姓名 |
|
学 号 |
|
学位类别 |
|
|
指导教师姓名 及职称 |
|
副 指 导 教 师 姓 名 及 职 称 |
|
|||
学 院 |
|
专 业 |
|
|||
论 文 题 目 |
|
|||||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 员会表决结果 |
分委员会日期 |
|
分委员会地点 |
|
||
应到人数 |
|
实到人数 |
|
|||
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票 |
||||||
建议重新答辩一次 票 |
||||||
建议不授予博士学位 票 |
||||||
弃 权 票 |
||||||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意见:
主席签名(盖公章):
年 月 日
|
注:此页必须为原件。
十四、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博士学位授予决定
(由校学位办另行提供,请替换此页)
附录:学位信息国家标准名称及代码表
表1 学位类别名称 |
|||||
学位类别码 |
学位类别名称 |
备注 |
学位类别码 |
学位类别名称 |
备注 |
201 |
哲学博士 |
学术型 |
207 |
理学博士 |
学术型 |
202 |
经济学博士 |
学术型 |
208 |
工学博士 |
学术型 |
203 |
法学博士 |
学术型 |
210 |
医学博士 |
学术型 |
204 |
教育学博士 |
学术型 |
212 |
管理学博士 |
学术型 |
205 |
文学博士 |
学术型 |
213 |
艺术学博士 |
学术型 |
206 |
历史学博士 |
学术型 |
|
|
|
表2 学生类别名称 |
|||||||
序号 |
学生类别名称 |
序号 |
学生类别名称 |
||||
1 |
全日制博士 |
4 |
非全日制学术型硕士 |
||||
2 |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 |
5 |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
||||
3 |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
6 |
同等学力博士 |
||||
表3 证件类型名称 |
|||||||
证件类型码 |
证件类型名称 |
证件类型码 |
证件类型名称 |
||||
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
04 |
华侨身份证 |
||||
02 |
军人证件 |
05 |
外籍护照 |
||||
03 |
港澳台身份证件 |
—— |
—— |
||||
表4 工作单位性质 |
|||||||
工作单位性质码 |
工作单位性质 |
工作单位性质码 |
工作单位性质 |
||||
10 |
行政单位 |
31 |
国有企业 |
||||
21 |
科研设计单位 |
32 |
三资企业 |
||||
22 |
高等学校 |
33 |
民营企业 |
||||
23 |
其它教学单位 |
39 |
其它企业 |
||||
24 |
医疗卫生单位 |
40 |
部队 |
||||
29 |
其它事业单位 |
99 |
其它 |
||||
表5 工作性质、论文类型 |
|||||||
工作性质码 |
工作性质 |
论文类型码 |
论文类型 |
||||
1 |
教学与(或)科研 |
01 |
基础研究 |
||||
2 |
管理 |
02 |
应用研究 |
||||
9 |
其他 |
03 |
综合研究 |
||||
—— |
—— |
99 |
其它 |
||||
表6 论文选题来源 |
|||||||
论文选题来源码 |
论文选题来源 |
论文选题来源码 |
论文选题来源 |
||||
02 |
973、863项目 |
13 |
与港、澳、台合作研究项 |
||||
04 |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
14 |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 |
||||
0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15 |
外资项目 |
||||
0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6 |
学校自选项目 |
||||
07 |
中央、国家各部门项目 |
17 |
国防项目 |
||||
09 |
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 |
90 |
非立项 |
||||
12 |
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
99 |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