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标准》医学院版
一、内容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一般使用汉字撰写,一般应依次包含以下部分:1.封面;2.英文封面;3.独创性声明及授权声明;4.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5.符号说明;6.目录;7.正文;8.参考文献;9.附录及附表等;10.在学研究成果;11.致谢。
二、格式要求
学位论文每部分一级标题从新的一页开始,各部分要求如下:
(一)封面
不同学位类型使用各自对应的封面。
学校代码:11646
密级:“公开”为校内、校外人员都可查阅;“内部”为因相关学术论文暂未发表或专利暂未获批而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保密的,保密期为2年;“秘密”为涉及军工、国防等项目的研究论文,保密期为5年及以上。若需申请“内部”或“秘密”级别,均需学生填写《保密申请表》。
学位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学位论文的核心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5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避免使用英文字符、代号、公式和上下标等。
学院:填写所在学院的全称
时间:填写学位论文成文打印日期。格式:例2022年5月15日。
UDC:按《国际十进分类法》进行标注,可登陆www.fucc.org,点击online进行查询。
排版:已定型,请根据封面模板填入相应内容,具体参见附件1。
(二)英文封面
按照中文封面格式在相应位置填写英文名称,含中文封面的主要内容。
(三)独创性声明
具体内容参见模板附件2,需手写签名,打印无效。
(四)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的编写应遵循下列原则:1.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学位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是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见解、结论简短明了的缩写。2.摘要中要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3.摘要内容应尽可能包括原学位论文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汇编等二次文献采用。4.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主要结论及意义、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5.要用文字表达,不要附图和照片,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要使用表格、公式、上下标以及其他特殊符号,要突出重点,阐述清楚,少用数据表。
摘要的用语力求简洁、准确,原则上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600-800字,一般不超过1000字,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000字。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000字符,博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0字符。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如有可能,应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一般为3-8个。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相同。
排版:
中文摘要:段落设置段前0磅(或行),段后0磅(或行),下标居中页码“- I -“。第一行:论文题目。居中、字号为三号、黑体、字间距为标准间距。第二行:空行。小三号。第三行:摘要。居中、字间空2格、字号为小三号、黑体。第四行:空行。小三号。第五行始:摘要正文。段首空4格(英文半角字符)、字号为小四号。本页倒数第二行:关键词。行首空4格(英文半角字符)、关键字词间空2格、以“,”分隔、字号为小四号、黑体。
英文摘要:段落设置段前0磅(或行),段后0磅(或行),若中文摘要未超过一页,则英文摘要不印刷在中文摘要背面,另起一页印刷。页码下标居中延续中文摘要的页码继续编号。内容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第一行:学位论文英文题目。居中、字号为小二号、加粗、字间距为紧缩0.25磅。第二行:空行。小三号。第三行:Abstract。居中、字号为小三号、加粗。第四行:空行。小三号。第五行始:英文摘要正文。段首空4格(英文半角字符)、字号为小四号、字间距为紧缩0.25磅。本页倒数第二行:关键词。行首空4格(英文半角字符)、关键字词间空2格、以“,”分隔、字号为小四号、加粗、字间距为紧缩0.25磅。
从中文摘要开始标页眉。奇数页页眉:居中、宋体、五号,根据学位类型分别填写“宁波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或“宁波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偶数页页眉:居中、宋体、五号、填写论文中文题目。
(五)符号说明
如果学位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若上述符号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此部分,但必须在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六)目录
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具体参见模板附件3。
排版:
段落设置段前0磅(或行),段后0磅(或行),延续摘要部分的页码继续往下标。第一行:目录,标题字间空4格,居中,字号为三号,黑体。第二行:空行,字号为小三号。第三行:引言,标题字间空4格,居中,字号为小四号。第四行起:各章节。同一级对齐,下一级在上一级前空2格,编号为1,1.1,1.1.1类推,编号后面空1格接相关章节标题,标题后接为小圆点间隔。后面标注相应内容在论文中的页码,字号为小四号。如:1绪论,5结论(设结论为第五章,具体编号以实际章节为准)。接着下一行:参考文献,字号为小四号。接着下一行:综述,字号为小四号。接着下一行:在学研究成果,字号为小四号。接着下一行:致谢,字号为小四号。
注: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的层次标题可用“章、节”的形式,即各章标题:第N章,一级标题:第N节,以下层次序号一次采用一、(一)、1、(1),不宜用①,以与注号区别。请人文社科类各学院自行研究确定,选择其中一种统一使用。
(七)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为8-12万字,其中:自然科学类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8万字,人文社科类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10万字。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不少于3万字,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不少于2万字。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文理疏通、文字简洁、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数据可靠、立论正确、逻辑性强。
正文每一章一级标题应另起一页,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言: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要赘述。
排版:段落设置段前0磅(或行),段后0磅(或行),从本页开始页码下标页尾居中,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从“- 1 -“开始编,依次累加。第一行:引言,字间空4格,居中,字号为小三号,黑体。第二行:空行,字号为小三号。第三行起:引言内容,段首空4格,字号为小四号。
2.各具体章节:
本部分是学位论文的核心,各章节之间应相互关联,符合逻辑顺序。除绪论外,其余各章均应有本章小结。最后一章一般为“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应明确、精炼、完整、准确。着重阐述作者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结论应包括学位论文的核心观点,交代研究工作的局限,提出未来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排版:章名、节名行首皆顶格,编号与目录一致。章名为小三号黑体,每下一级字号依次减少一号(如四号、小四号等),中文章名、节名,字间距为标准间距;英文章名、节名,字间距为紧缩0.25cm;内容字号皆为小四号,中文字间距为加宽0.5cm,英文字间距为紧缩0.25cm。页码延续引言页,下标页尾居中。
3.有关图、表、公式、缩略词、计量单位等的规范:
3.1图
3.1.1有关图的规定
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应以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图题和分图题要求中英文对照连同图号置于图下,应简明描述图的内容,一般是一个长的名词性短语;有分图时分图用(a) ,(b),(c)标号,并在总图题后给出(a),(b),(c)分图题,分图题之间用分号“;”隔开;如果带有内插图,也应当描述内插图。图中的文字应尽量少,如果能够在图题中说清楚,就不要再在图中重复说明。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
曲线图应带有边框,图中线条粗细均匀,坐标线和边框线用细线。图的纵横坐标标值线标在内测,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使用“变量名称/单位”形式标记。上述标注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图表应认真设计和绘制,不要徒手勾画。用黑白图无法清晰表达所有信息的,建议采用彩色图。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廊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图表中若有附注,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和右半圆括号按顺序编排,如注1),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
3.1.2图的示例
下面两条线之间的为图的样板。
要点:图居中,图不“浮于文字之上”。图名居中并位于图下,图编号应遵循要求,图与上文应留一行空格,图名所在段落的样式为“图标题”样式。
宁波大学是一所充满生机的新兴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
Fig. 2.3 。。。。。。
宁波大学研究生院……
3.2表
3.2.1有关表的规定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表应编排序号。
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居左。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和右半圆括号按顺序编排,如注1)。表内附注的序号宜用小号阿拉伯数字并加圆括号置于被标注对对象的右上角,如:XXX1),不宜用星号“*”,以免与数学上共轭和物质转移的符号相混。
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只有在无必要标注的情况下方可省略。表中的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
表应认真设计和绘制,不要徒手勾画。表中若有附注,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和右半圆括号按顺序编排,如注1),附注写在表的下方。
3.2.2表的示例
下面两条线之间的为表的样板。
要点:表居中,表名居中并位于表上,表编号应遵循要求,表名所在段落的样式为“表标题”样式。
宁波大学是一所充满生机的新兴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近年来学校的发展情况如表12所示,……。
表2.1 宁波大学研究生数量统计
Tab. 2.1 Statistics table for graduate of NingBo University
年度 |
研究生数量 |
2001 |
60 |
2002 |
160 |
2003 |
400 |
2004 |
600 |
2005 |
800 |
注:(五宋)
资料来源:(五宋)
3.3公式
3.3.1有关数学、物理和化学式的规定
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右侧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符号“ =”处对齐。
小数点用“·”来表示。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余三位数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撇。对于纯小数应将零列于小数点之间。示例:
应该写成94 652.023 567;0.314 325
不应写成94,652.023,567;0.314,325
应注意区别各种字符,如拉丁文、希腊文、俄文、德文花体、草体;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字符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上下角标(特别是多层次,如“三踏步”)、上下偏差等.
3.3.2公式的示例
下面两条线之间的为公式的样板。
要点:公式居左,公式编号应遵循要求,公式编号在最右边列示,公式上下分别要与正文隔一空行)(另注:公式的编号可以如下所示全文统一编号,也可以分章编号)(此处仅列示)
根据以上要求,我们可得出公式15。该公式的设立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内容:……。
23X1+32X2+45X3=380 (公式13)
除了以上公式以外,我们还应当……。
3.4符号和缩略词
符号和缩略词应遵循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如无标准可循,可采纳本学科或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也可以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制的各学科词汇的用词。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符号、记号、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等时,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一一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
3.5编号
正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如图1.2,表2.3,附注3.2,公式4.3。如“图2.1中国1985-1990年人口变化趋势图”就是指本论文第2章的第1个图。
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A、附录B。附录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另行编号,如图A1,表B2(表示附录B中的第二个表),附注B3等。
3.6计量单位
学位论文中计量单位必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附件4),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使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应遵循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混用。
(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中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私人通信和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列入参考文献,可紧跟在引用的内容之后在文中编号,用“脚注”的方式标注在当页的下方。正文中印用参考文献的部位,须用上标标注[参考文献序号]。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排列。
排版:参考文献。居中,小三号,黑体。下一行为空行,接着为参考文献清单,详细内容请参见《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15)》(附件5)。
(九)综述
该部分应对学位论文选题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和述评。
(十)附录及附表
有些材料编入文章主体会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或有碍于文章结构的紧凑和突出主题思想等,可将这些材料作为附录编排于全文的末尾。
附录的序号用A、B、C系列,如附录A、附录B等。附录中的公式、图和表的编号分别用A1、A2;图A1、图A2;表A1、表A2。每个附录应有标题。
排版:附录A(B,C等)。居中,小三号,黑体。下一行为空行,接着为附录内容。
(十一)在学研究成果
在学研究成果须是学位论文作者本人在学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成果、奖励、发表的论文、申请(或参与申请)的专利等,按发表(获得)的时间顺序列出。
排版:在学研究成果。居中,字间空1格,小三号,黑体。下一行为空行,接着为成果清单,成果清单的基本内容请参见《正文写作模板》(附件3)。
(十二)致谢
致谢主要感谢导师和对学位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学位申请人的家属及亲朋好友等与学位论文无直接关系的人员,一般不列入致谢的范围。致谢的语言应谦虚诚恳,实事求是。
排版:致谢。居中,字间空4格,小三号,黑体。下一行为空行,接着为致谢内容,行首空2格。
三、打印、装订、报送等要求
除特别声明外,正文打印总体要求用A4纸双面复印,上边距2.5cm、下边距2.5cm、左边距3cm、右边距2cm、行间距1.3倍行间距。中文标题为标准间距,其它为加宽0.5磅,字体为宋体,英文字间距为紧缩0.25cm,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各章之间均用分页符分页。
学位论文定稿后,纸质文本须报送学院、校图书馆、研究生院存档备查,具体报送时间及形式,请根据具体工作安排执行。